close

  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將實現城鎮化,數億人要完成地理上的遷徙和身份上的轉變,這在人類發展史上沒有先宿霧例。“作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央召開的第一次城鎮化工作會議,它關係著中國現代化進程,關係著‘兩個一百年’目標的實現,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。”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說。
  “這是中國汽車貸款現代化進程中重要的‘里程碑’,必將創造新的中國奇跡和世界奇跡。”著名經濟學家、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說。
  重要的理論景觀設計創新和實踐創新
  “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科學回答了什麼是中國特色城鎮化、怎樣推進中國特色城鎮化室內設計的重大問題。把城鎮化建設提到全局高度,用‘五位一體’引領城鎮化建設。”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教授劉東超說,“這是重要的理論創新、實踐創新。”
  一個時期以來商務中心,全社會對城鎮化工作會議給予高度期盼,對未來城鎮化走向十分關註。1978年到2012年,中國城鎮人口從1.7億增加到7.1億,城鎮化率從17.9%增長到52.6%……我們用較短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200年才完成的城鎮化進程,這麼快的城鎮化速度,這麼大規模的人口轉移,堪稱“人類歷史之最”。然而,發展中也積累了很多問題。未來,城鎮化是不是越快越好?城鎮化應遵循什麼原則?
  會議首次提出,“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,是我國發展必然要遇到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”。“馬克思在《資本論》中曾提出‘自然歷史過程’的概念,這一思想表明人們可以把對社會的認識變為科學。”劉東超說,“從歷史看,任何超越發展水平和自然資源條件的改革,最終都要付出慘痛代價。將城鎮化定義為‘自然歷史過程’,體現了尊重規律、實事求是。”
  新型城鎮化的“新”就是要由過去片面註重追求城市規模擴大、空間擴張,改變為更加以人為本、註重城鎮化質量。“以提升城市的文化、公共服務等內涵為中心,真正使我們的城鎮成為具有較高品質的適宜人居之所,而不是簡單地建高樓和建廣場。”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說,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,“依托現有山水脈絡等獨特風光,讓城市融入大自然,讓居民望得見山、看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”,意義深遠,非常必要。
 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。隨著城鎮化的加速推進,近年來部分城市的歷史文脈快速消失。此次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,“要融入現代元素,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,延續城市歷史文脈”,“要註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,慎砍樹、不填湖、少拆房”,“要傳承文化,發展有歷史記憶、地域特色、民族特點的美麗城鎮”。“這都給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。”國家行政學院政治學教研部教授褚松燕說。
  “深化對城鎮化歷史規律的認識,探索理論和實踐的創新,必將引領中國城鎮化邁上新的歷史階段。”劉東超說。
  充滿辯證法和實事求是的精髓
  當前,一些大城市的“城市病”凸顯,肆虐的霧霾、擁堵的交通、高昂的房價,讓一些人開始逃離“北上廣”。城鎮化到底是為了誰?
  此次會議抓住了城鎮化問題的“關鍵”,那就是以人為本,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。會議提出,“提高城鎮人口素質和居民生活質量”“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”。在戶籍制度改革方面,會議延續了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改革思路——全面放開建制鎮和小城市落戶限制,有序開放中等城市落戶限制,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,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。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要堅持自願、分類、有序。
  “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強調‘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要堅持自願、分類、有序’,非常重要。”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研究員金三林說。
  今年上半年發佈的《京津冀發展報告(2013)—承載力測度與對策》顯示,北京市綜合承載力分值為1.38,超過警戒線。北京市的人口密度由1999年的每平方公里766人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,已超出了土地資源人口承載力。如今,在北京、上海、廣州等特大城市,人口超載所帶來的不良後果正在逐漸顯現。如果僅僅簡單放開戶籍限制,就可能出現大量人口短期內向優勢資源城市聚集,最終造成已滿負荷運轉的特大城市無法承載。“這種分梯次有序放開,體現了因地制宜、實事求是。”金三林說。
  專家們認為,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體現了對城鎮化規律的科學把握,審時度勢、高屋建瓴。“既強調城鎮化的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,又強調從國情出發,遵循規律、順勢而為,體現了辯證發展思想和實事求是的精髓。”劉東超說。
  極富戰略性、系統性和前瞻性
  一切從國情出發,因地制宜,尊重規律,尊重群眾意願,是此次中央城鎮化會議的鮮明特點。“質量明顯提高的城鎮化,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,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的城鎮化,體現生態文明理念、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,值得期待。”褚松燕說。
  “會議對城鎮化道路的頂層設計,富有戰略性和前瞻性。”薛瀾說,一是明確了城鎮化的發展理念,回答了城市化到底是為了什麼。人的全面現代化是城市化最根本的東西。二是強調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,既要積極、又要穩妥、更要扎實,不盲目求速度。三是體現了科學有序推進。不同發展地區要因地制宜制定城鎮化發展辦法,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。四是提出了“兩橫三縱”的城市化戰略格局,要一張藍圖乾到底。“從頂層設計到具體著力點,會議都進行了周密安排,客觀分析問題,面向未來、突出重點、尊重規律。”
  城鎮化是跨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的關鍵舉措。財力是城市發展的生命線。要真正實現人的城鎮化,需要加強教育、醫療、養老等各個環節的保障,實現城鎮化目標所需資金巨大,錢從哪裡來?此次會議提出“建立多元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”“要完善地方稅體系,逐步建立地方主體稅種,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”等等。“這都體現了黨中央對城鎮化問題考慮的前瞻性。”褚松燕說。
  截至2010年底,全國省市縣三級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約10.7萬億元,還有部分地方政府較為依賴賣地收入來還債。不可否認,一個時期以來,一些地方的城鎮化資金主要來自“土地財政”,但“土地財政”長遠看是不可持續的。通過制度安排化解資金難題,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。
  “此次會議既強調了以人為本,提高質量,又強調了生態文明、傳承文化;既強調了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,又提出要更好發揮政府的職能,這些都對未來科學有序推進城鎮化指明瞭方向。”張卓元說。
  專家們認為,此次會議規格之高前所未有,充分體現了中央對城鎮化工作的高度重視,必將深刻影響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格局。按照新的藍圖,積極穩妥有序推進城鎮化,中國經濟發展將更加健康、城鄉發展將更具活力,中國特色、科學發展的城鎮化之路將帶給中國和世界更多驚喜。(本報記者 馮 蕾 李 慧)
     (原標題:現代化進程新的“里程碑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93yivsn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